近年來,湖南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新格局,使全省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期...
日本經濟走向雙循環后,消費領域出現了長久的繁榮景象,無論是必需消費品還是非必需消費品,整個市場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資金從傳統行業流向新興行業,資金利用效率變高,日本利率債也迎來一波超級長牛?;仡櫲毡窘洕p循環的經驗教訓,可以得到不少對我國有益的啟示。
近年來,湖南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新格局,使全省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期間,提出湖南要“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叭齻€高地”戰略定位和“四新”使命任務,為湖南產業發展明確了新目標,也對金融支持區域產業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中具有極端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迅速學習座談會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搶抓新疆發展歷史機遇關鍵期,結合工作實際,提高站位,找準定位,在有效履行基層央行各項職責中推動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談會精神。
云南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輻射中心,在“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中具有重要地位。云南省金融系統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新時代習近平對外開放重要思想,結合云南優勢,大膽探索,努力提升云南沿邊金融改革開放水平,為進一步深化區域金融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對加快建立多樣化現代金融體系、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助推云南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年,云南全省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406.08億元,同比增長15%,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6.1%,連續3年穩居千億級產業行列,全省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人民幣在本外幣全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達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民幣已成為云南省第二大涉外交易結算貨幣和對東盟的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當前,人類社會加速進入數字時代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我們也正在迎接一場基于人類本身的根本性變革,那就是長壽時代即將來臨。長壽時代的到來,必然顛覆性的影響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我們需要積極主動應對這一系列的變化,迎接人類社會的終極挑戰。而未來數字社會與長壽社會疊加,也為長壽經濟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新時代的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從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要求看,東北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需要統籌抓好產業轉型、體制轉型、生態轉型、民生轉型和開放轉型。新時期新階段,黨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東北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金融應為新發展格局下的東北轉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并將其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斑@背后既是中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科學應變?!睂Υ?,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應從過去過度依賴勞動、土地和資本的模式中轉變,提升生產效率和驅動創新變革,推動中國經濟迎來新一輪高質量增長。
要擴大對外開放、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和第二利用外資大國,我國在進一步增強對外開放上大有可為。應多措并舉保持外貿的基本穩定。要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并爭取擴大出口,促進進出口貿易的進一步平衡。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產能合作。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積極拓展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層次,形成供應鏈的上下游分工,由市場開拓向產業轉移轉變。
11月1日,依據《國務院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金控辦法》)正式施行?!督鹂剞k法》是我國對金融控股公司行業進行規范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制度,為了更好地了解其背景、主要內容、申報要點以及后續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理論周刊》特別約請資深金融控股行業研究專家、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公司高級總監田曉林博士進行相關解讀與分析。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對各主體的民商事活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具有里程碑意義。其中,在涉及金融領域侵權責任方面,《民法典》也做出了相關調整。就此,本期《理論周刊》特別約請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雷從專業角度進行深度解析。
中國農村經濟將進入多元產業發展的階段;同時,城鄉統籌和城鄉融合會有突破性的發展,二元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將被城鄉之間的密切的互動和交流所代替。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也正在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國際經濟、金融、科技、文化、安全、地緣政治等格局都在深刻調整,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面對經濟發展新格局、新形勢,商業銀行應切實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第一要務,降本增效,加強風控,持續推進戰略轉型,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新冠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使全球經濟發展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金融業及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目前我國國內疫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醫學專家也明確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新冠肺炎疫情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這已成為共識。新冠肺炎疫情其實是一起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由它而導致的停工、停產使金融系統及機制運行、金融資源配置等出現問題,造成金融機構業務中斷、盈利急速下降,甚至出現倒閉風險,進而引發系統性危機。在后疫情時代,結合疫情的實際及金融系統的特征,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保障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疫后制造業企業復工復產節奏如何?疫情是否加快了產業鏈的轉移?制造業就業狀況如何?政府和金融支持有多大?出口超預期是何原因?當前出口份額的上升是否可持續?中金宏觀團隊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拆解宏觀數據,并走訪20余家制造業企業和1個工業園區,涉及醫藥、化工、通信電子、軟件、港口、紡織、汽配、機械設備、家電、智能家居等行業,以深入了解我國制造業的疫后復蘇態勢及研判明年出口走勢。
產業鏈金融新生態必須是一個全場景生態圈。從傳統的以銀行主導的線下模式,到初步實現在線化,再到逐漸去中心化,產業鏈金融在金融科技支持之下,正發生新一輪的迭代變革?,F階段,隨著區塊鏈、5G等新技術的成熟,產業鏈金融將成為基于產業鏈金融平臺提供融資企業、金融機構、資金提供方的全場景交易撮合市場。
產業扶貧是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主要路徑,金融扶貧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二者結合能有效提升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產業內生造富。目前,大部分金融支持的產業扶貧的路徑和模式,主要是支持有一定市場基礎的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貧困人口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最終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致富的目標。
進入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襲下,中國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受到嚴重沖擊。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15.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1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率-36.7%,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前所未見的。2020年3月份以后,在疫情蔓延勢頭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成為恢復經濟社會生活秩序的工作重心。2020年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期間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傲€”的同時,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即“六?!保?,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第二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的各項主要指標快速回升,GDP增長率由負轉正達到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升至-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升至-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回升到4.8%。第三季度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GDP同比增長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升至0.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升至0.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回升到5.8%。預計全年GDP增長率將達到3%左右。
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數字技術主導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方興未艾,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了社會各行各業,數字時代背景下傳統金融消費者教育模式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近年來,基層人民銀行積極探索利用數字技術豐富載體、創新形式,主動適應數字時代消費者金融知識需求新變化,推動金融消費者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企業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使用、變更、撤銷等一直是銀行賬戶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可以優化行政審批程序,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從而為市場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但操作中也要注意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扎實推動相關工作,進一步落實“企業開戶便利度不減、風險防控力不減,優化企業賬戶服務要加強、賬戶管理要加強”的總要求。
金融素養是指消費者所擁有的,為其自身和家庭的金融福祉而有效分配家庭資源、管理金融資源的知識和能力。早期的觀念認為,金融素養等同于金融知識,后來學界認為,金融素養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具備必要的金融知識并不代表有處理各類經濟信息并在諸多情景中作出明智金融決策的能力。金融素養應當包含對基礎金融知識的掌握、通過金融安排提高自身福利的意愿和信心、獲取和交流金融信息及金融知識的能力,以及隨著金融經驗的增加而不斷增長的技能等。金融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消費者具備的金融素養是金融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中行河南濮陽分行協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生活
郵儲銀行浙江臺州市分行為小微企業“輸血”紓困
郵儲衢州分行“惠農”貸助農戶復產
服務三農,帶動農戶增收致富